上周国际动力煤市场供大于求,价格全线下跌,预计后市需求也难以提振,仍将震荡下行。国内动力煤市场供需增长乏力,港口市场涨幅将逐渐收窄,坑口市场弱势持稳;国内炼焦煤受钢价上涨提振有限,库存高企,价格持续下调,短期仍有下行空间,二季度有望缓慢企稳。
供过于求 国际动力煤市场低位下滑
由于国际动力煤供应过剩,欧洲煤炭市场低迷,亚洲市场需求也低于预期,上周,全球动力煤炭市场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国际三大动力煤现货价格指数全线下跌,且跌幅较为明显。
据环球煤炭交易平台数据显示,截至4月20日,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动力煤价格指数在前一周102.91美元/吨的基础上下跌1.43美元至101.48美元/吨,跌幅为1.39%;南非理查德港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100.45美元/吨,较上期下跌2.11美元,跌幅2.06%;欧洲ARA三港市场动力煤价格指数较上一周96.68美元/吨下跌0.46美元至96.22美元/吨,跌幅为0.48%。
图表1:国际三大动力煤现货价格指数
港口名称
|
3月30日
|
4月6日
|
4月13日
|
4月20日
|
走势
|
涨跌
|
幅度(%)
|
纽卡斯尔港(FOB)
|
107.04
|
107.01
|
102.91
|
101.48
|
↓
|
-1.43
|
-1.39%
|
理查德港(FOB)
|
103.79
|
103.46
|
102.56
|
100.45
|
↓
|
-2.11
|
-2.06%
|
欧洲ARA(DES)
|
98.14
|
98.69
|
96.68
|
96.22
|
↓
|
-0.46
|
-0.48%
|
供应方面,美国国内市场萎缩,煤炭供应过剩,大量出口世界各地,前期主要出口欧洲,但今年越来越多的流向亚洲,因此增加了国际动力煤供应,成为拉低国际煤价的主要推手,导致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动力煤价格降至2011年以来最低。
需求方面,世界经济形势疲软,下游电厂耗煤速度低于预期,买家对夏季煤炭购买较为谨慎,兴趣不足。欧洲动力煤由于季节性因素耗煤有所减少,且受到可再生能源普及的持续影响,部分煤炭需求被可再生能源代替,导致煤炭库存高位,加剧抑制国际市场的需求。而亚洲尤其是中国方面,动力煤需求的减缓也对国际动力煤市场运行产生了不利影响。
当前,日澳动力煤长协谈判仍未落幕。澳方代表斯特拉塔集团希望合同价格保持在115美元/吨,虽已较1月份让步5美元/吨,但日方谈判代表东北电力公司感觉价格还有再下降的空间,要求价格低于110美元/吨,双方难以达成一致,进而也延缓了中日动力煤长协谈判进程。
近期,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利空不断。美国就业数据不佳,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国债收益率上升重燃市场对欧债危机的担忧,后期国际动力煤需求仍将不振,预计市场将震荡下行。
供需增长乏力抑制国内动力煤市场上涨空间
上周随着天气转热,部分电厂进行春季例行火电机组检修,电厂日耗煤数量明显下降,加之近期沿江及华南地区来水充足,电厂存煤处于高位。总体上,国内动力煤供应和需求均增长乏力。
港口方面,尽管大秦线检修致使秦皇岛等重点发运港口的煤炭库存出现明显减少,但宏观经济景气程度不足、主要电力企业偏高的煤炭库存、继续处于下滑之中的航运价格等因素,抑制着沿海地区的动力煤需求,制约着这一地区市场动力煤价格上涨。
最新发布的环渤海地区港口平仓的发热量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的综合平均价格虽连续六周上涨,报收于785元/吨,但价格持平的港口规格品明显增多、价格上涨的港口规格品个数也略多于价格下降的港口规格品个数,表明该地区市场动力煤价格延续着“稳中趋升”态势。
截至4月20日,环渤海四港煤炭总库存量为1280.4万吨,较前一周增加6.7万吨,增幅达0.5%;其中秦皇岛港煤炭总库存为582.8万吨,环比增加42.5万吨,增幅达7.9%。上周秦港动力煤库存上升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受港口连续大雾天气的影响,生产作业情况受限,吞吐量下行明显。
坑口动力煤市场则表现更为平淡。尤其是北方地区,在集中供暖结束后,电厂煤耗较低,库存则较为充足,因此采购积极性不强,煤企地销走货不畅。分地区来看,山西地区动力煤车板价格持续数周保持不变。3、4月份是电厂检修期,对动力煤需求有所减弱。但近期长治市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导致该地区原煤供应略紧,支撑了当地煤价;山东地区动力煤市场主流平稳。受成交偏弱的影响,兖州地区大矿在3月份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增加了量价优惠政策,稳定了当地煤价;华东地区煤炭市场需求不旺,电厂煤耗增长乏力,动力煤价稳中有跌。
目前,动力煤进入传统的销售淡季,季节性居民用电处于低谷,工业需求也上升不大,港口和电厂煤炭库存仍维持高位,同时持续下滑的国际电煤价格也将刺激煤炭进口增加,加重国内电煤价格上行压力。我们预计港口地区后市供需仍将维持宽松局面,煤价涨幅或将逐渐收窄并最终企稳。坑口方面,考虑到当前价格已经处于低位,煤价继续下跌空间不大,弱势维稳的可能性较大。
需求低迷库存高企 国内炼焦煤市场跌势仍将持续
尽管钢材价格小幅上涨,但受下游需求疲软、成交清淡、焦煤库存较高、钢厂盈利能力欠佳等影响,上周国内安徽、河南等产区的焦煤价格继续下跌,同时4月初煤矿一系列调价政策逐步在下游焦钢企业中显现,国内钢厂采购价格也出现大范围下调。
产地方面,山西地区焦煤市场继续弱势下行。近期焦炭市场疲软下行导致山西省内下游焦化企业持续收紧产量,对焦煤采购极为消极。特别是长治地区煤矿高库存压力凸显,表现疲软;山东地区弱势盘整,成交稍有好转。迫于兖矿调价的压力,上周开始山东大矿炼焦煤价格均纷纷顺势回落,幅度在20-30元/吨;安徽地区炼焦煤市场主流平稳。淮南地区受矿井检修的影响,4月1/3焦煤产量不足20万吨,供应偏紧,目前下游需求良好,成交稳定,部分用户出现告急的情况。淮北地区成交较弱,优惠政策尚未明显拉动成交量,供应宽松;西南地区市场整体弱势盘整,部分地区煤价出现下调;徐州地区平稳运行。在量价优惠政策的刺激下,目前1/3焦煤成交量转好明显,煤矿库存情况尚可。
库存方面,上周钢联煤炭资讯部对全国样本钢厂及独立焦化企业库存及可用天数调查显示,截止4月20日国内钢厂及独立焦化企业炼焦煤平均库存为14.8万吨,环比增加0.5万吨,增幅3.4%,平均可用天数为17.1天,与前一周相比增加0.4天,环比增加2.4%。库存及可用天数双双小幅上升。
下游市场方面,上周国内部分地区焦炭市场弱势下行,其中邢台、上海等地焦炭价格下调10-30元/吨不等。“铁工基(铁路、工业、基础建设)”需求低迷导致终端钢材市场在持续近两个月的上扬态势后,行情逐渐转为震荡下行,因此迫于高成本的低利润压力,钢厂继续加大对原料采购价格的打压力度。河北、山东、江苏以及湖南等地焦钢企业均对炼焦煤采购价进行下调,幅度在30-70元/吨不等。
临近月底,焦钢企业资金压力开始明显,市场信心不足,或对国内焦煤价格产生较大的抑制。同时,当前港口进口焦煤现货库存和煤矿低品质焦煤库存高企,后期去库存压力犹大,预计焦煤价格还有下跌空间。未来2、3个月内,受益于钢铁生产的低速增长,以及净出口增加,国内钢材供需矛盾将有所缓解,炼焦煤市场将有望在弱势中缓慢企稳。